【殖民計劃】
近年很多天災,科學家開始意識到,地球根本不安全。
科學家A:「我們要找尋其他星球去居住。否則,人類,甚至所有生物,都會永遠絕種的。」
科學家B:「但係最近可能似地球嘅星球,用1/3光速咁快飛去,都要飛40年。點搞?仲要,我地而家跟本無技術飛到1/3光速咁快。而家嘅速度咁飛去,1000年都去唔到。入面啲人都死晒啦。」
科學家C:「x,痴線。我當你真係研究到高速飛行技術,40年我當你去得到,但係去殖民,要幾多人去?幾千人?困住幾千人幾十年?未去到都痴左線,自殺死晒啦,唔死都變晒質啦。仲要如果去到,萬一果個星球唔識合人住,咁點算?啲人明知自己去果個星球,有好大可能跟本唔適合生存,當佢地大膽,但係咁樣過40年,40年困擾咁過,點會唔痴線?」
科學家D:「一出太空,又要預佢地40年嘅食同水,而且仲要保證機件唔壞,點預?丫,人體係進化到,適合係地球嘅重力、低輻射咁生存,上太空一個月,無重力,骨無用會退化,心臟會衰退。半年,日日運動都仲可能頂得住,40年?太空無大氣層無磁場,大量輻射,啲人生勾勾射足40年,生cancer死Q晒啦。」
科學家A並沒有放棄,繼續游說:「高速飛行,只要把愛因斯坦以前想像的「曲速飛行」研究成功,便可以達到1/3光速。再不是的話,歐洲已成功製造出反物質,用磁場保護反物質,用物質與反物質相撞,產生能量推動,便可以再提高速度。同時,這個磁場可以保護太空人防止輻射直接打進人體。」
他接著繼續說:「是的,不過人體太複雜,數千人要困住40年,前途未卜,心理一定出問題。要不然,我們把生人凍結,送上太空,找到目的地,再喚醒他們?這樣既不用令他們有心理負擔,也解決了食物等問題...」
科學家C插口說:「咪又係要人去喚醒佢地...」
這時科學家B改變了想法,回應C道:「唔使喎,用機械人咪得囉!冷凍幾千個太空人,再用機械人去執行航空、維護指令,到有一日,搵到啱人類居住嘅地方,就用機械人喚醒啲太空人。咁就無問題啦!」
科學家A:「對!就這樣。如果用這個方法,一定可以保住人類這個生命鏈!」
科學家D打破沉默:「但係,送上去嘅人類數目,因為太空船大細,會有人數限制,而且風險太高,畢竟人類,會有病會衰老... 我有個再大膽啲嘅想法... 既然如果找到合適嘅地方,都會用機械人叫醒太空人,點解我地唔一開始就送人類嘅胚胎、甚至受精卵上太空船?到左啱嘅地方,等機械人孵化呢啲受精卵,咁咪唔使擔心太空人果40年嘅心理、生理問題,同日常生活囉?而且,咁樣送上太空,完全無人有風險,無人會因為失敗而死,無道德責任同壓力,大家都會去試。更重要係,送一百萬個受精卵,好易保存,一定夠位啦!減少左數目上嘅風險呀!」
科學家A:「對!這樣還可以一次派數十個大空船上太空找尋殖民地!既沒有人因而死去,也不用擔心太空人數量不足,大大擴大成功機會!這個很好呀!這樣就可保證宇宙間,有生命可以留存下來。」
科學家C:「不過... 其實有另一個問題。地球有283萬個生命物種,點解我地只留人類物種呢?我知,如果用受精卵計劃的話,當然可以帶好多唔同物種上太空。但係,總唔可能全球物種都帶。帶咩物種嘅受精卵,我地點決定?點解企鵝就有得留物種,海馬就唔得?而且,機械人決定個星球啱,就孵化受精卵,佢揀嘅所謂啱,可能只係啱人類,唔啱蟾蜍,咁點解一定要揀呢個星球?呢到,有個道德問題,點分邊個生命物種有得留低。」
科學家D回應:「無法喎。所有生物都係因應佢自己係地球嘅生存方式進化過,去到第二個地方,一定唔啱,好多生物要再進化返,先會適合當地生存,否則會全部死晒。如果要佢地全部都有公平機會,同埋要係新地方有生存優勢,最好係由頭進化一次。」
科學家A馬上接續:「對!反正我們要留的是生命、是物種,不是指定的某個生物!為了令生命在新星球更易存活,最好由頭進化一次,哪我們不如放單細胞生物、細菌上太空船?找到新星球,就喚化牠們,甚至可能不用喚化,牠們自己已經可以生存下來。讓牠們好像我們的祖先,慢慢由單細胞,進化出萬物,不就解決問題嗎?況且,所謂時間長,對宇宙來說,根本不是什麼呀!這明顯是最好、最可能、最有效保存生命的殖民方法呀...」
科學家A正興高采烈,沒想到,其他每一位討論者,都突然面如死灰般沉默下來。科學家A也馬上留意到問題所在,低下頭,靜默了。
科學家B首先站起身:「睇黎,地球嘅一切,都唔使刻意送上太空保存啦。唔傾喇,我返去先。」說罷,所有人也都離開會議室,走向紛擾的街頭,再次看著地球進化與變化。